![]()
革命烈士纪念塔
水浒故里 英魂永存
郓城历史悠久,英雄辈出,在伟大的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先后有一千五百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丰功伟绩,可歌可泣,英烈们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载革命史册。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座落在县城东区宋江河东岸,占地36000㎡。主要纪念设施包括7000㎡的“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800㎡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鲁西南战役群雕一座、著名烈士个性化石雕四座、30M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革命烈士纪念亭两座、烈士纪念碑三座、4700㎡英雄纪念广场、国防教育区和6000㎡烈士墓区、6000㎡景观绿化区等。 郓城作为革命老区、鲁西南战役的指挥中心,蕴涵着丰富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郓城县在建设、管理和发挥烈士陵园基地教育作用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绩,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一致、前扑后继、浴血奋战、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是以鲁西南战役为历史背景兴建的一座进行革命传统和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建筑。2009年5月,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旅游局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纳入免费对外开放单位。2013年被菏泽市委组织部指定为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亲笔题写馆名。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由序言、党建篇、鏖战篇、鱼水篇、英烈篇五部分组成,采用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和演示沙盘、雕塑、历史文物陈列等艺术手段,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展示了刘邓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勤劳勇敢的鲁西南人民支援前线、建立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鲁西南战役群雕
一九四七年夏,遵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的既定方针,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二万人,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的指挥下,从东起张秋镇、西到临濮集一百五十公里地段上强渡黄河,打响了鲁西南战役。此役历时二十八天,采用攻点打援、各个击破的战法,首克郓城,围歼六营集,激战羊山,创造了十五个旅歼敌四个整编师部九个半旅六万余人的辉煌战绩!是役迫敌从西北、山东和中原地区急调十七个旅驰援鲁西南,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 ![]() 鲁西南战役群雕 死难烈士纪念亭(东)
右碑:
右碑:
著 名 烈 士 墓
徐 秋,湖南省平江县人。1935年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9年春,随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到达冀鲁豫边区,任冀鲁豫边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遵照毛主席:“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的伟大教导,深入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组织地方武装,开展对敌斗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在郓南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与日寇英勇作战、壮烈牺牲,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梁仞千(1912-1941)原名梁于振,郓城县武安镇洪王庄人。1933年至1937年在济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读书,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组织领导学生运动,曾任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中共济南市委委员。1937年夏,党组织派他到鲁西工作。先后任鲁西工作团团长,中共郓、鄄、巨、菏四县边区县委书记,八路军七支队政治部主任,郓城县第一任抗日县长,中共郓城中心县委书记、中共运西地委书记,中共“七大”代表。在党中央和山东省委的领导下,他积极建立发展党组织和地方武装,为开辟和发展鲁西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因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积劳成疾,1941年9月病逝于延安。
樊诚(1914-1947),郓城芦庄科人,毕业于省立菏泽六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入伍,历任八路军115师民运部宣传干事、指导员,鲁南军区峄县人武部主任,鲁南军区人武部主任,鲁中南军区人武部主任(五师)。1947年6月6日,在平邑与敌激战5天5夜,壮烈牺牲。 无名烈士墓
1947年7月7日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在司令员杨勇的指挥下,经过一夜激战,鲁西南战役之首战--郓城攻坚战告捷。此战共毙伤敌人2004人,俘敌中将副师长理明亚以下8558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无名烈士墓区一角
无名烈士墓简介
省、市领导参观学习 |